close
雖然上次研習會冬季賽拿了個第三名,但其實蠻虛的,因為車子在設定上是有問題的。問題出在哪???
出在520傳動。錯誤的部分已經修正,不是這次討論的重點,有興趣的朋友,看到我可以問我問題在哪。很重要
如果設定錯誤,不如不要改520傳動。
這次新車設定的重點應該是很全面的,理論就是我所寫的那篇應用。應此理論,盡量設定這台新車。
除了新的設定外,這次車身採用紅色強化VS底盤+Carbon補強片。所以~~很硬~
除了很硬之外,我可以很大膽的進行全面性的輕量化。因為Carbon特性可以讓我們在不影響車身結構
及穩定性下,進行輕量作業。
另外導輪的配置採用850+520,為什麼呢?
一、比830輕0.2克/一顆
二、整體順暢度比830好
後翼採用空心輪軸取代馬達軸。因為輕很多。強度也夠,那幹嗎不用?
重心的配置重新思考過,一般用馬達針的後翼其實重心配高,過彎會損失不少的速度。
所以經過思量後,後翼的高度是比較短的。
右前方的導輪使用830。因為要吃交換道,需要接觸面積比較大的導輪,也因為交換道,所以直接在前翼做出角度
比賽的時候就用打火機微調@@...
輪框實驗性質的採用風扇框,希望這個框可以給我意外的驚喜。
重點是在前輪採三層式設計~一顆輪台用三個胎皮~因為第三層的材質的抓地力極地,但材質很軟。
所以第三層只保留1-2mm左右。
520傳動已經是基本款了,這次只是俢正我本來的錯誤。
在花了這麼多錢跟時間的情況下,整台車全配的重量是102.8g...
全站熱搜